美学者对中国连提3个警告,真能拦住中国崛起的步伐?

明世彬 2025-04-30 情感 2 次浏览 0个评论

紧张局势下的中美关系

最近,中美关系愈发紧张,特朗普政府上台后,一系列对华关税制裁和科技封锁不断。这种紧张气氛连普通老百姓都能感受到。在这期间,我偶然看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·米尔斯海默在2023年的演讲,他言辞犀利地对中国抛出了几个警告。

特朗普2.0:贸易制裁再升级

特朗普自今年1月重回白宫,就开始挥舞关税大棒。先是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,对进口钢铝征税,还撤了对盟友的钢铝免税政策,之后又出台“美国第一”投资政策备忘录,加强对华脱钩断链。他还组了专门对付中国的团队,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负责领导关税和贸易议程。这一系列动作印证了米尔斯的第一个警告:别低估美国的残暴。越战期间美军投弹量惊人,如今美国的经济制裁和科技封锁同样残酷。

科技封锁:是挑战也是机遇

美国的科技封锁是真正的杀手锏。上个月,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英伟达、AMD等AI芯片出口到中国设限。但有意思的是,这反而激发了中国企业的创新动力。华为就是典型例子,在被制裁的情况下,2023年推出麒麟9000S芯片,今年又有性能更强的麒麟9100。电脑芯片方面,华为海思也推出了自研PC处理器麒麟X90。华为早有准备,余承东公开表态要用鸿蒙PC。这表明美国想遏制中国创新,却加速了我们自主研发的步伐。

全球围堵:美国霸权的挣扎

美国还在全球围堵中国,体现了米尔斯的第三个警告。特朗普政府加大对盟友施压,逼他们选边站队,这是冷战思维的体现。其实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政策已系统化构建多年,导致中美关系陷入低谷。但如今全球化深入,美国想把中国从全球产业链中剔除是不可能的,其盟友也因利益矛盾不会全力配合美国对华竞争。

中国反击:团结创新谋发展

面对美国的攻势,中国首先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,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相关目标,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有规划。其次,中国在全球广交朋友,金砖国家平台越玩越溜,不断有国家加入,这破解了美国的“小院高墙”策略。第三,中国半导体设备商虽有发展但仍保持清醒,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。

未来走向:中美博弈的长期态势

中美这场较量大概率会“斗而不破”长期持续。美国离不开中国市场,中国也需要美国的一些资源。美国低估了中国的韧性和创造力,华为等企业的突破就是证明。同时,美国孤立中国的企图适得其反,金砖扩员就是例证。这场较量是马拉松,长期看,顺应潮流者才能赢得未来,中国只要坚定走自己的路,加强创新团结伙伴,就能掌握主动权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美学者对中国连提3个警告,真能拦住中国崛起的步伐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